以有效落實經營管理,提升企業體質—談建構自有經營管理模式與案例

台灣近日連續發生重大飛安與工安事件,從7月23日復興航空公司澎湖空難發生後,短短一週於7月31日高雄發生丙烯管線外洩氣爆,分別造成40與20餘人之死亡及高雄氣爆有三百餘人受傷,在此期間又於8月2日中國大陸江蘇昆山發生台商經營工廠爆炸案件,也造成了70餘人死亡…。

在媒體的報導中,均分別提出如空難發生主要原因為天氣惡劣,質疑飛航時機之適當性與航空公司的決策與管理問題。有關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,更突顯了過去工業化時代,所埋下地下管線的危險性與城市發展的隱藏問題,也透露了企業工業安全監控與異常判斷與城市管理問題。發生了這麼多的不幸事件,影響了多少人的生命與生活,對社會的付出成本與代價實為難以估計,更造成大家心中難以磨滅的創傷,及大家對於政府的管理機制與國家競爭的成熟度,然而,大家都寄望的這些事件不要發生在我或身邊的人身上,大家也都不願意遭受到如此變故,大家更投以同情與不捨這些受到傷亡的人們,但是,這些突來的無常情勢,有可能隨時發生在我們的身邊?當然天災無可避免,但是,令人痛心的是人禍所造成的傷害,難道這些事件是無法避免的嗎?若能透過管理的機制與行為,很多事情是可以預防的。

呼籲企業組織一定要有效落實經營管理,提升體質

19世紀以來,企業從工業化逐漸轉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之服務化,人類在這一世紀以來從適應生產導向之大量生產方式,逐漸轉化為多樣少量的顧客導向需求,人們生活也從追求溫飽的生活觀,轉而追求個性化的生活型態,雖然,還有很多國家存在於溫飽與戰火的階段,然而隨著資訊化與行動化的科技協助,全球已經快速邁向同步化發展。然而看到進步中的國家背後卻經常隱藏著不定時的危機,幾個月前看到韓國沈船事件,台灣近日也發生多起的意外事件,於檢討的過程中,筆者認為管理的問題多於不可抗拒的天災問題,但是,企業化之組織經營已經發展到極為透明化,各項管理的機制與方法不斷被研究與應用,近年來更發現有非常多的企業組織及政府機關等用心於管理實現,讓所經營之企業組織不但為社會做出貢獻,更成為標竿典範模式,逐漸引領企業組織、政府機關及社會團體等快速發展,雖然,隨著時代轉變、管理發展與科技進步,卻仍存在著許許多多企業組織無法有效落實經營管理的個案,組織為了生存不惜讓員工暴露在危險的工作場所,也連帶讓社會大眾因為食安及工安等問題付出慘痛代價,筆者以身為推動經營管理機構之顧問,觀察近日的台灣不幸事件,呼籲企業組織一定要有效落實經營管理,提升體質,找到一套企業組織經營之道,實現企業使命願景,重視社會責任,讓企業朝向永續經營發展。

讓重視經營管理成為企業組織發展之必然

筆者參與JMAC日本能率協會顧問公司顧問服務,JMAC資深顧問以TOC限制理論提出企業經營不是知識而是常識,經深入了解後,發現經營的本質為賺錢、取得顧客滿意及善盡社會責任,更提出企業經營有三個限制,一為產能(服務能量)限制-增加產能及服務以對,二為業務(服務質量)限制-提升產品或服務競爭力對應之,三為方針限制-舉凡屬經營管理問題皆屬。一般經營者大部分重視前面兩項,認為這些是經營的專業知識與唯一取得訂單的命脈,大量投入技術發展與設備成本等,然而往往反而忘記經營的本質,例如近年來在高度的競爭壓力下,企業為了降低成本,獲取利潤,降低了產品的應有基本品質,例如將食品中替代一些化學或劣質原料,以犧牲消費者的健康,以為有技術、市場就是一切,忽略了落實管理,風險控管及危機預防等永續經營作為,造成社會的損失與不安。因此,探究經營管理之基本概念,不外乎實現企業組織之宗旨;經營者致力於將自己的理念與願景落實;於每年(定期)制定目標與策略;過程中藉由一些管理技術與工具如BSC-KPI(平衡計分卡-關鍵績效指標)、ISO(國際標準組織)相關標準、IE-SOP(工業工程-標準作業程序)、LEAN(精實)、TPM (全面生產力保全)、ERP (企業資源規劃)、SCM (供應鏈管理)、CRM(顧客關係管理)、KM (知識管理)、5S (整理、整頓、清潔、清掃、修身)、QCC(品管圈)及TQM (全面品質管理)等讓複雜的經營活動有如神經網絡展開;於期中修正策略目標;期末能檢視達成或超越目標。然後經營者藉由經營活動與管理過中形塑具備競爭力之經營團隊,培育組織人才,除了讓顧客產生滿意、價值與成功外,更將盈餘投入1.公司發展2.股東利益3.員工福利及4.社會公益,為此企業能不斷檢視企業狀況,改善組織績效,確保產品或服務品質,堅守組織成立宗旨,促進永續經營與善盡社會責任等,期許讀者可以更重視管理的落實與體質的強化,讓重視經營管理成為企業組織發展之必然之道。

談建構自有經營管理模式與案例

1.AT公司經營者用心經營,發展對的產品策略

近日有機會帶領一群經營者向AT標竿學習,AT公司1980年成立,2004年上市,主要生產產品與服務為自動化、光電製程、節能製程及遠距教學等4大領域。其發展歷程為從代理機電零組件起家,逐漸擴及售後維修業務,後因使用者需求開發市場端之製程設備內銷業務。其中除了原先代理業務外,生產設備基本原則不做敬業競爭產品,也就是同業中小的做不來的才投入開發,主要因應國外供應商要求之設備改善,採用客製化生產—經營者體驗到誰能滿足終端客戶需求誰就是贏家,也體認到做產品要有雄心壯志,在本業中佔有率最高,成為領導品牌,例如自動化關鍵在於取放,重要是製具及系統整合,因此開發了圖形化製程供應國內外知名廠商。除以上公司開發百葉窗致力於節能產品;也發展數位學習系統,將所有業務與學習活動數位化後,提供新人學習與考試,快速進入與適應職場需要人才;近年來開始發展B2C之配戴式產品,如將手錶與智慧型手機功能連結,綜觀以上,企業為何可以有不斷創新產發與發展,其關鍵在於經營者有獨到的眼光,用心經營,發展對的產品策略所致。

2.快速回應顧客需求,塑造良好的經營體質

該公司經營者分享所謂製造業服務化,關鍵在於如何以最快滿足顧客需求,AT公司也很會得獎,其主要策略為利用外部資源來檢視自己,自1988年起,所研發產品屢獲台灣精品獎,並曾榮獲小巨人獎、國家磐石獎、創新研究獎及工業精銳獎等,特別分享雖然挑戰2次失敗,最後還是堅持,並成功獲得台灣最高經營管理獎項-國家品質獎,除了獎項外,真正重要的是企業從過去貿易商到專業製造,推動製造服務化,邁向品牌經營與B2C終端產品,事業版圖從台灣擴展到中國大陸與東南亞,組織近五年營收成長三倍以上。AT公司能有今天的經營成果與成長,經營者表示主要策略是當初堅持透過交貨給日本,雖然日本對於產品的挑戰最為嚴厲,但是也因此才能造就今天的AT公司,更認知到不要做產品去找市場,應該以產品未來需求開發市場產品為主,因此公司雖屬中小企業,但是公司核心競爭優勢為快速回應,隨時提醒自己不要犯了組織肥胖症,雖然各機能都有團隊負責,但是關鍵環節會到老闆的拍板確定,認為組織要善用老闆,自我認知中小企業老闆要發揮應有功能,不同於事必躬親,也就是該做的還是要做,為此,更能透露出經營者用心塑造公司良好經營體質之智慧顯現。

3.以經營者須具備的三種能力,預防組織風險,善盡社會責任

經營者表示被問到在轉型過程中,人才如何建立起來? 回應人才要找平台,然而平台也需要找千里馬,人才挑企業,不只看獲利,也看未來性,認為組織未來發展應該要描繪清楚,能發揮什麼?提供人才學什麼?人最憂慮的是明天的希望,因此,企業人才要能讓其看得到明天,企業亦讓平台可以持續創新,董事長分享經營者要有以下三種能力:1.要有講故事的能耐-且口才要好,能創造希望,員工自然知道公司未來;2.要有規劃願景的能力-讓員工產生共識,共同為實現願景而努力;3.要有持續獲利的能力-讓員工產生信心與認同感,堅守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品質,降低組織風險,更有能力回饋社會。經營者認為CSR企業社會回饋非常重要,公司不斷對於社會之環境整理如淨灘,也做到關懷老人及孤兒院,在人文藝術與文化發展投入也不遺餘力。綜上種種,卓越企業經營者不但重視人才,更形塑自己的特質與能力,超越自己,致力於企業的回饋,更重視文化,用心培養自我之三種能力,讓組織人才看得到明天,善盡社會責任。

4.中國生產力中心過程中參與推動與發展工作

AT公司自2002年成功上櫃後快速布局並致力於體質的強化,2004年3月24日筆者與經營者及團隊認識交換意見後,陸續展開TPIM診斷與輔導作業,AT公司成為CPC引進日本TP管理(Total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)本土化之TPIM(Total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)技術企業,過程中由筆者講述TPIM精神,傳達重點為任何一家企業必須因應外在競爭,掌握企業之核心競爭優勢,建構內部支援體系,讓所有部門了解彼此之關鍵績效指標,為此建構一套自有管理與生產或服務模式,共同為目標努力、檢討與精進,取得預期之成果,實現經營者之願景目標,為此協助AT公司導入TPIM系統。2007年AT公司由上櫃轉上市,CPC接續由資深顧問接續協助國家品質獎輔導,除持續落實TPIM之目標展開工作外,特別成立TQM委員會與其相輔相成,內部落實5S及提案改善制度等品質基本工作,藉此促進公司落實全員參與持續改善文化,再藉由導入卓越經營自評與評量模式BEPASS(Business Excellenc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uperior System),針對國家品質獎評量之八大構面與比重,從1.領導(120)、2.策略管理(80)、3.研發與創新(80)、4.顧客與市場發展(100)、5.人力資源與知識管理(80)、6.資訊策略/應用與管理(80)、7.流程管理(110)到8.經營績效(350),逐一解釋內涵與精義後,讓AT公司依其構面逐一檢視與彙整內在核心價值,於2008年再次挑戰國家品質獎,順利獲得殊榮,其中嚴格審查得獎組織必須確保在三年之內不曾有重大消費者抱怨、勞資糾紛與重大工安事件等發生。過程中經營者不斷帶領團隊以此模式自我精進,將事業版圖擴從台灣及中國大陸與東南亞,業績在五年內成長3倍,本次再次專程拜訪董事長,雖然AT公司仍屬中小企業,然而在經營上卻已經逐漸穩定成熟追求卓越經營,更可以在顧問的模式引進後,自主營運發展,為此,以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角度,認為該企業已經成功將BEPASS卓越經營與TPIM精神吸收與融合,成功展現了卓越經營與績效整合管理精隨,成為AT公司獨有之BEPIM(Business Excellence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)卓越經營績效整合管理模式,特以此分享給讀者。

鼓勵台灣(商)企業一定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經營模式

綜上所述,沒有區分企業大小或行業別,面對外在嚴苛環境,能否度過危機與困境,端在於經營者用心程度,AT公司從一家機電產品貿易商,在經營者用心聽取顧客聲音,找到行業別的切入點,逐漸轉型為小型加工機電製造,進而發展數位學習產品並應用在內部知識的掘取與人才培育,再持續走到與行動裝置連結的穿戴式手錶,從本次訪問中感受最深為經營者的用心、經營智慧與實踐能力。當然也藉由CPC給與BEPIM卓越經營績效整合管理觀念啟發、架構引導到卓越經營模式導入與逐項落實,為每一核心構面找出具故事性之亮點呈現,除因而榮獲國家品質獎,更讓經營者從而找到經營之著力點,用心體會與展現本自具足之經營者能量,10年下來筆者更感到經營者已經成熟具備領導者的風範,當然,企業也因而找到對的經營管理模式,建構正確的經營策略,掌握良好的獲利模式,更在社會責任上默默回饋,也逐漸致力於文化的深耕。反觀當前企業為了生存、營利,忘記企業最基本的品質維繫,經營落實,更漠視工業安全與食品安全等社會責任,犧牲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勞工及社會大眾的生命,讓社會產生不安與惶恐,實在違反企業設立之初衷,為此,鼓勵台灣(商)企業一定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經營模式,藉此落實經營管理,善盡社會責任,讓台灣之競爭力在每個角落不斷深耕、茁壯與發展,真正展現出台灣的價值與生命力,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上之正面形象。

資料來源 http://mymkc.com/article/content/22155

本內容僅供測試使用!其所使用的標題、內容、圖片與本站並無絕對關係,其版權仍屬原權力所有人,若有不慎使用之情況,請立刻通知我們。